——紀念6·9國際檔案日
2007年11月,為了慶祝2008年6月9日國際檔案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簡稱ICA)成立60周年紀念日,ICA全體成員在于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年度全體會議上投票決定,將每年的6月9日定為國際檔案日。今年是國際檔案理事會確定的第12個國際檔案日。
與公民相關常用檔案法律規定
檔案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人類文明進步的記錄,保護檔案人人有責。檔案并不神秘,每個人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可能隨時形成檔案,也可能要利用檔案。
檔案工作現行的法律法規主要有《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陜西省檔案條例》和政府規章以及一系列檔案工作標準、規范性文件。
一、公民有保護檔案的義務
檔案法律法規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護檔案的義務。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向檔案館移交檔案。集體所有的和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檔案所有者應當妥善保管。對于保管條件惡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認為可能導致檔案嚴重損毀和不安全的,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權采取代為保管等確保檔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時,可以收購或者征購。
這類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出賣。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向國家捐贈檔案的,檔案館予以獎勵。
二、檔案能否買賣
檔案法律法規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出賣。
經國家檔案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準,可以向國內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出賣檔案的復制件。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因資產轉讓需要轉讓有關檔案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三、檔案是否可以攜運出境?允許出境的檔案如何辦理出境審批手續
檔案法律法規規定:各級國家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個人需要攜帶、運輸或者郵寄出境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準,海關憑批準文件查驗放行。
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制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可以并處罰款;并將沒收的檔案或者其復制件移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常見檔案違法行為
檔案法律規定了以下5種違法行為:(一)在利用檔案館、檔案機構的檔案中,損毀、丟失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在利用檔案館、檔案機構的檔案中,擅自提供、公布、銷毀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在利用檔案館、檔案機構的檔案中,涂改、抽取、偽造或者擅自抄錄、復制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四)擅自交換、轉讓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五)擅自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境外組織和個人的。
五、對檔案違法行為的處分處罰規定
檔案法律法規規定:有上述行為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并由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單位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責令賠償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什么是檔案行政執法
它是指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檔案法律法規、規章所規定的職權和程序,通過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行、行政獎勵、行政監督檢查等具體行政行為實施《檔案法》等國家法律的活動。
七、檔案行政處罰有哪些種類
《檔案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規定,檔案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